第64节
“既然如此,那就先缓议此事。”看到那边李景也要张口,郑克臧忙主动出击,以免再遭反对。“那就再说第二件事吧,东宁总制使本是当初权宜之计,而今陈先生又多病,单靠冯大人一人处理中枢多有不变,故余想连同承天府一并裁撤了。”
众人一惊,刚才为了承天府的位子你争我夺了一番,如今才几个月便又要裁撤,这不是玩人嘛,不过在场的人都是老奸巨猾久历宦海之辈,郑克臧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自然不会有人立刻就跳出来反对。
“余准备在中枢置政事堂总揽政务,堂上设参政两员,参议两员,陈先生可为左参政、郑(府)尹调为右参政,均为正二品,冯大人为左参议,洪卿升右参议,俱为正三品,参政、参议有权坐论国事。”郑克臧这是要用郑省英这个郑氏宿老来接替久病的陈永华压制冯锡范,而且郑克臧还怕郑省英尸居其位更用洪磊来牵制冯锡范。“参政、参议之下设正六品治政主书两员以取代原来的中书舍人一职,另设正七品典书两员,以襄赞主书。”
政事堂是唐宋宰相的公廨但有明一代从未设置。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在明代是各省布政使的助手,责任是分守各道政务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来说前者是从三品,后者是正四品,类似清廷在各省巡抚这下设置的道员。不过随着明末地方官制的混乱以及总督、巡抚权力的增加,参政、参议的职权逐步被沦为总督、巡抚下属的布政使所侵夺承担,几乎等同于加衔。因此明郑的一干重臣们一开始对郑克臧突然抛出这几个从故纸堆里检出来的老黄历还颇有些疑惑,但听到郑克臧宣布将参政、参议的品阶各升了三级,再想想政事堂的称谓,重臣们不禁对了眼色。
郑克臧并不管陈永华们会怎么联想,仅直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打算摊到了桌面上:“另外六官的名义也一并全部开缺,今后户部改为税务司、仓库司、宝泉司、支度司,其所含点检户籍的责任交给由刑部改组的警察司;”
警察即警戒监察,《新五代史·史弘肇传》曾记载有“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无小皆死”的内容,宋代陆游在《南唐书·卢郢传》也有“后主命韩德霸为都城烽火使,警察非常”的记述,因此众臣们还不至于搞不清郑克臧的意思。
“刑部除警察司之外再分设狱政司主管刑狱;工部则分为盐铁司和营缮司,其中盐铁司主管各处工坊及冶铁、制盐、榨糖各场寮,营建司管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原有都水司员外郎的职责由营建司兼管,原屯田司则移交户部改名营田司;礼部改为仪制司和学校司;吏部改为审官司;”
郑克臧一口气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都是他思考已久的东西。
“兵部分为参军司、军务司、军器司、军律司,其中参军司主管军机谏言和职方,军务司管兵籍、点检、军费、军饷、军械验收拨付、军功铨叙及武选,军器司管各种兵器、火器、火药、军船工场及制作,军律司执掌军中纪律及断事、惩戒和军中章典条令之拟定修改;宾客司改为通商司,负责与外藩交通,如英夷在外埠设置商馆亦由通商司主管;察言司(都察院)、承宣司(理藩院)、审理司(大理寺)则予以保留。”
尽管都是老狐狸,但也一个个被郑克臧的大手笔给震的内酥外焦不知所措。
“各司设司官、副司官;司下设主政官若干;另外再设承政、承办两职经办细目。至于州县,”郑克臧一字一顿的说到。“东宁两州两县废止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以下所以各官;州、县主官改称尹,州正五品,县正六品;尹置则按中枢各司设各房办差,州房正七品、县房从七品;各房设置后,州县尹不管细务,唯监察尔。”
郑克臧说罢,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来不及消化他所说的东西,好半天之后,抱病参加会议的陈永华才试探着问道:“世孙此番改制似乎不类本朝制度,敢问世孙如此一来将置明室于何种地步。”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全场瞩目,没错擅设官制等同于杀王谋反,不过对于明郑政权来说或许是一个名实如一的机会,所以众臣们一个个用期盼答案的眼神看着郑克臧。
对此郑克臧却摇了摇头:“本藩制度本来就不类明室,所以余要一一修正,对外说起来,也好用招讨大将军幕府官的名义,如此或可以消除外人眼中本藩视同割据的形象。”
众臣们面面相觑,显然不能理解郑克臧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举动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少人甚至暗自认定,郑克臧这不过是欲盖弥彰,更有甚者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估计不是劝谏就是劝进。
此时就听郑克臧平静的说道:“忠于明室诚两代先王之遗志,虽可能导致清虏忌惮而兴兵来犯,但将来若是还有重返大陆之时,未尝不是一面号令天下的旗帜,既然如此就不该用似是而非的体制,白白让人质疑本藩用心。”
郑克臧顿了顿,用让人充满联想的语气表达到:“当然上至参政、参议下至地方各房掾属还是继续要用大明的官爵。”
柯平似乎想到什么,脸色古怪的看着郑克臧:“这似乎与前宋的本官和差遣制度相类?”
“正是本官和差遣,以明室官爵为本官,以本藩职司为差遣,如此也能调和众人。”郑克臧明确表态着,他分出这么多的职位来,不但所有冗官将一扫而空,还有相当的官员将因此得到晋升,可谓皆大欢喜。“同样也不至明室惊惧。”
坐在郑克臧所赐的锦凳上的陈永华低垂着眼睑,但殿内众人的脸色他却看得一清二楚。只见刚刚被郑克臧委任为参议的洪磊一副暗自窃喜的模样,礼官郑斌则是一脸的无所谓,而杨英、柯平两人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反对,他不禁心中一痛,十几年的劳苦只换来一个改朝换代吗?
然而陈永华早就跟明郑郑克臧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了,而且他的身体又不好,只要郑克臧不马上背弃了明室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以他犹豫了许久却只是提醒道:“世孙主意已定,臣自然无话可说,只是杨户部、柯刑部都是本藩老臣不宜与新近同列,还请世孙顾忌体面,或再增设参议二员。”
“宰相已经够多的了,再多几个就政出多门了。”郑克臧轻笑一声,显然陈永华的妥协让他觉得胜券在握了。“不过陈先生说的也有道理,杨卿、柯卿都是本藩元勋,实不宜与新近同列,这样,杨卿调察言司,柯卿转审理司,两司地位尤重,所以两卿的本官就麻烦陈先生向宁靖王具奏,定在三品。”
柯平倒还好,但杨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虽说掌了风宪有监察百官的权力,可比起大家都要看眼色的财神爷来,哪个更重要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在户部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了,他要是不去做这个察言司司官怕是只有回家赋闲一途了,因此即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还要跟柯平一起跪下来给郑克臧行礼谢恩。
“两位大人都是元老重臣,余不过一介小子,这跪拜之礼不敢受啊,起来,快些起来。”说到这,郑克臧似乎联想到什么。“这样,今后参政、参议及武平伯和郑卿、柯卿、杨卿除大朝仪外,毋庸跪拜,也算略尽余尊老之心。”
有明一代,礼制甚严,就算宰臣也动不动要给君王跪拜,甚至有时还要一跪半天,因此郑克臧的这番可是了不得恩典,就算杨英再有意见,也不得不跟着其他几人一起再度谢恩着,当然这次是不用跪着了。
“营田、税务、仓库、宝泉、支度、警察、刑狱、盐铁、营缮、仪制、学校、审官、参军、军务、军器、军宪、通商、察言、承宣、审理,一共二十个司,其中余预先委了军宪司的司官、副司官,刚刚又授了杨卿、柯卿审理、察言二司,余下的十七个司该委何人,诸位大人可要替余拟个章程出来。”
郑克臧把一根大大的骨头抛了出来——十七司的司官、十九个副司官,以及倍数的主政官、大使、副使——这根骨头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摩拳擦掌,以至于早把裁撤承天府的一点不快抛到了脑后,但郑克臧却不会现在就议人事,少不得让他们回去准备一二,另外出于安抚冯锡范不让其狗急跳墙的目的也要给他留下一两个位子。
“臣等明白。”陈永华是在场的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因此领头回答着:“只是骤然改制,事务繁琐恐怕仓促之间不能全功,世孙还当保有耐心。”
“余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郑克臧当然清楚,分大饼是要打得头破血流的,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落实了。“余还要守孝二十六个月,希望届时能有卿等的好消息。”众人最怕的就是郑克臧年轻气盛急于求成,因此听到这个答复不由得长舒了口气。“当然其余可以缓行,但参政、参议、主书、中书等职不必如此繁琐吧。”
“这是自然。”洪磊急不可待的回答着。“请世孙放心,下月初臣一定交割完吏部事项。”
“这倒不必。”郑克臧笑了笑。“吏部也是要改制的,所以即便洪卿就任参议,这吏部暂时还要洪卿来兼管的。”洪磊更是心花怒放,但却没有想到这是郑克臧故意纵容的。“对了,郑卿,余想拜谒监国,还请卿尽快安排。”
郑克臧既然还希望用明室的虎皮那么与宁靖王朱术桂的会面就势在必行,当然在这之前应该一切都已经谈妥才是,对此郑斌自然是心领神会的:“请世孙放心,臣明日就谒见监国……”
第089章 动心
三月初三,这一天风和日丽,郑克臧在群臣的陪伴下来到承天府城内的监国府邸。在那座已经多年未曾启用过的银銮殿上,当着鲁王朱弘恒、益王朱怡镐、泸溪王朱慈爌等十余名明宗室的面,郑克臧先是冲着正中空缺的大明皇帝御座三叩九拜,随即又冲着御座下位落座的监国朱术桂行三叩三拜礼。
郑克臧的头刚刚磕完,朱术桂降阶搀扶,郑克臧辞而不受,如是再三,才佥身起立捧笏板具奏:“臣漳长孙赐姓钦启奏监国:先父不幸离世,遂使光复大业中断,臣虽年幼,然自幼蒙先父教导,愿克承父祖遗志恢复汉家衣冠、肃清神州妖氛、为大明江山再造天地,此诚臣之夙愿,还望监国恩准。”
一番是冠冕堂皇的话让六十多岁的朱术桂频频点头,虽然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朱术桂明白有着东宁百官拥戴的郑克臧完全可以自说自话的撇开连橡皮图章都算不上的自己,眼下这一幕已经算得上恭谨之至了。
“卿三代忠诚王事,可谓忠贞至极,孤允了。”朱术桂声音宏亮的说道。“今日便授漳长孙招讨大将军之位,准予继承漳国公爵位。”明郑方面的臣下们一阵耸动,是公爵不是王爵,这朱术桂是什么意思,但却不知道这其实是郑克臧的主意。“漳长孙,听说卿在守制。”郑克臧应了一声是,朱术桂的语气愈发的高亢。“为国尽忠、在家称孝,好,甚好,如此,卿可先称招讨大将军世孙,待守制已满不必再行上奏,即可自行袭爵任事。”
“臣叩谢监国,”郑克臧再次一叩一拜,自然有人把准备好的大将军剑印、公爵袍服及印绶等递到郑克臧的手里,郑克臧转身将这些东西交给身后的郑省英等人,回过头来又再次进奏道。“臣祖赐姓讳成功,昔日曾蒙先帝厚爱封延平晋潮等王爵,然终命未曾有谥,臣斗胆,恳请监国赐下美谥。”
从周代开始中国就出现了根据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的生前作为在他们死后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的作法,称为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逸周书·谥法解》中对此记载为“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由此可见郑克臧的这番要求看起来是非常正常的。
“潮王誓师奋武,詟震三吴,又规复台湾保全宗室,乃有大功于明,追谥甚是应当。”朱术桂感叹了一句,随即应道。“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死卫社稷曰忠;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可谓武。”
潮忠武王,这就是朱术桂为郑成功拟的谥号,这就等于为郑成功的一生做了盖棺论定了,于是自郑克臧以下,明郑的所有官员一同拜下,山呼千岁以表谢恩。
等起身之后,郑克臧再一次请求道:“先父去国六载,奋战大陆,虽未有寸功,然也曾斩杀北虏都统将军以下十余万兵,解救数万百姓来台,臣叩请监国也能赐下谥号褒赏。”
“潮长子虽终身未能袭爵,”这一句又让诸多明郑官员出现了交头接耳的现象,但郑克臧只是转过身子向后冷冷的一瞥便压制住了殿内的骚动,不过郑克臧的威势对殿上诸多的明宗室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朱术桂更是联想到了什么,为了测试郑克臧对明室的真实态度,他不惜临时改变了当初跟郑斌的约定。“但报效之心未减,可追封南平郡王,至于谥号嘛,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
南平郡王却是郑克臧的要求,但“庄”可不是什么美谥,因为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执德不矜曰“庄”……所以殿内的声浪猛然见又大发了起来,郑克臧心中更是愤然,不过他还算能保持一线理智,所以强忍着不悦往地上一跪,再三顿首之后以诚恳的态度打断朱术桂即将出口的追赐。
“先父秉政治军虽有小暇,然瑕不掩瑜,毕竟先父是始终以光复大明江山为念的,还请监国明鉴。”
“潮长孙如此殷切,那就授靖字吧。”朱术桂听得出郑克臧恳切背后蕴藏的不满,但为了明室的未来,朱术桂最终只是部分妥协。“宽乐令终、恭巳鲜言、柔德安众可谓靖。”
尽管朱术桂已经退了一步了,但却没有达到郑克臧的心理预期,不过郑克臧既然来参拜明监国就是想表现出他是承命于正统的,自然不能表现出跋扈来,所以只能咬牙切齿的强忍了下来。不过这么一来,之前君臣和谐的一幕已经荡然无存了,郑克臧匆匆领着明郑群臣叩首谢恩之后便转身离去,以至于接下来的赐宴等节目被迫终止。
“真是欺人太甚!”回到安平城里,郑克臧当着办砸了差事的郑斌的面声色俱厉的责问道。“怎么回事,朱术桂痴心疯了吗?”郑斌唯唯诺诺不敢说话,郑克臧冷笑一声。“原本是想撑虎皮的,他朱术桂不识相,余也不介意换个人来坐他的位子。”
“世孙不可!”郑斌忙劝道。“先王在世虽对明室并无尊重,但好歹还过得去,若是今日世孙一怒而罢黜监国,传将出去外人少不得说本藩飞扬跋扈目无人君而且清虏必然会借机大肆宣扬,对本藩日后……”
众人一惊,刚才为了承天府的位子你争我夺了一番,如今才几个月便又要裁撤,这不是玩人嘛,不过在场的人都是老奸巨猾久历宦海之辈,郑克臧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自然不会有人立刻就跳出来反对。
“余准备在中枢置政事堂总揽政务,堂上设参政两员,参议两员,陈先生可为左参政、郑(府)尹调为右参政,均为正二品,冯大人为左参议,洪卿升右参议,俱为正三品,参政、参议有权坐论国事。”郑克臧这是要用郑省英这个郑氏宿老来接替久病的陈永华压制冯锡范,而且郑克臧还怕郑省英尸居其位更用洪磊来牵制冯锡范。“参政、参议之下设正六品治政主书两员以取代原来的中书舍人一职,另设正七品典书两员,以襄赞主书。”
政事堂是唐宋宰相的公廨但有明一代从未设置。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在明代是各省布政使的助手,责任是分守各道政务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一般来说前者是从三品,后者是正四品,类似清廷在各省巡抚这下设置的道员。不过随着明末地方官制的混乱以及总督、巡抚权力的增加,参政、参议的职权逐步被沦为总督、巡抚下属的布政使所侵夺承担,几乎等同于加衔。因此明郑的一干重臣们一开始对郑克臧突然抛出这几个从故纸堆里检出来的老黄历还颇有些疑惑,但听到郑克臧宣布将参政、参议的品阶各升了三级,再想想政事堂的称谓,重臣们不禁对了眼色。
郑克臧并不管陈永华们会怎么联想,仅直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打算摊到了桌面上:“另外六官的名义也一并全部开缺,今后户部改为税务司、仓库司、宝泉司、支度司,其所含点检户籍的责任交给由刑部改组的警察司;”
警察即警戒监察,《新五代史·史弘肇传》曾记载有“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杀戮,罪无大无小皆死”的内容,宋代陆游在《南唐书·卢郢传》也有“后主命韩德霸为都城烽火使,警察非常”的记述,因此众臣们还不至于搞不清郑克臧的意思。
“刑部除警察司之外再分设狱政司主管刑狱;工部则分为盐铁司和营缮司,其中盐铁司主管各处工坊及冶铁、制盐、榨糖各场寮,营建司管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原有都水司员外郎的职责由营建司兼管,原屯田司则移交户部改名营田司;礼部改为仪制司和学校司;吏部改为审官司;”
郑克臧一口气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都是他思考已久的东西。
“兵部分为参军司、军务司、军器司、军律司,其中参军司主管军机谏言和职方,军务司管兵籍、点检、军费、军饷、军械验收拨付、军功铨叙及武选,军器司管各种兵器、火器、火药、军船工场及制作,军律司执掌军中纪律及断事、惩戒和军中章典条令之拟定修改;宾客司改为通商司,负责与外藩交通,如英夷在外埠设置商馆亦由通商司主管;察言司(都察院)、承宣司(理藩院)、审理司(大理寺)则予以保留。”
尽管都是老狐狸,但也一个个被郑克臧的大手笔给震的内酥外焦不知所措。
“各司设司官、副司官;司下设主政官若干;另外再设承政、承办两职经办细目。至于州县,”郑克臧一字一顿的说到。“东宁两州两县废止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以下所以各官;州、县主官改称尹,州正五品,县正六品;尹置则按中枢各司设各房办差,州房正七品、县房从七品;各房设置后,州县尹不管细务,唯监察尔。”
郑克臧说罢,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来不及消化他所说的东西,好半天之后,抱病参加会议的陈永华才试探着问道:“世孙此番改制似乎不类本朝制度,敢问世孙如此一来将置明室于何种地步。”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全场瞩目,没错擅设官制等同于杀王谋反,不过对于明郑政权来说或许是一个名实如一的机会,所以众臣们一个个用期盼答案的眼神看着郑克臧。
对此郑克臧却摇了摇头:“本藩制度本来就不类明室,所以余要一一修正,对外说起来,也好用招讨大将军幕府官的名义,如此或可以消除外人眼中本藩视同割据的形象。”
众臣们面面相觑,显然不能理解郑克臧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举动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少人甚至暗自认定,郑克臧这不过是欲盖弥彰,更有甚者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估计不是劝谏就是劝进。
此时就听郑克臧平静的说道:“忠于明室诚两代先王之遗志,虽可能导致清虏忌惮而兴兵来犯,但将来若是还有重返大陆之时,未尝不是一面号令天下的旗帜,既然如此就不该用似是而非的体制,白白让人质疑本藩用心。”
郑克臧顿了顿,用让人充满联想的语气表达到:“当然上至参政、参议下至地方各房掾属还是继续要用大明的官爵。”
柯平似乎想到什么,脸色古怪的看着郑克臧:“这似乎与前宋的本官和差遣制度相类?”
“正是本官和差遣,以明室官爵为本官,以本藩职司为差遣,如此也能调和众人。”郑克臧明确表态着,他分出这么多的职位来,不但所有冗官将一扫而空,还有相当的官员将因此得到晋升,可谓皆大欢喜。“同样也不至明室惊惧。”
坐在郑克臧所赐的锦凳上的陈永华低垂着眼睑,但殿内众人的脸色他却看得一清二楚。只见刚刚被郑克臧委任为参议的洪磊一副暗自窃喜的模样,礼官郑斌则是一脸的无所谓,而杨英、柯平两人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反对,他不禁心中一痛,十几年的劳苦只换来一个改朝换代吗?
然而陈永华早就跟明郑郑克臧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了,而且他的身体又不好,只要郑克臧不马上背弃了明室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以他犹豫了许久却只是提醒道:“世孙主意已定,臣自然无话可说,只是杨户部、柯刑部都是本藩老臣不宜与新近同列,还请世孙顾忌体面,或再增设参议二员。”
“宰相已经够多的了,再多几个就政出多门了。”郑克臧轻笑一声,显然陈永华的妥协让他觉得胜券在握了。“不过陈先生说的也有道理,杨卿、柯卿都是本藩元勋,实不宜与新近同列,这样,杨卿调察言司,柯卿转审理司,两司地位尤重,所以两卿的本官就麻烦陈先生向宁靖王具奏,定在三品。”
柯平倒还好,但杨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虽说掌了风宪有监察百官的权力,可比起大家都要看眼色的财神爷来,哪个更重要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在户部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了,他要是不去做这个察言司司官怕是只有回家赋闲一途了,因此即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还要跟柯平一起跪下来给郑克臧行礼谢恩。
“两位大人都是元老重臣,余不过一介小子,这跪拜之礼不敢受啊,起来,快些起来。”说到这,郑克臧似乎联想到什么。“这样,今后参政、参议及武平伯和郑卿、柯卿、杨卿除大朝仪外,毋庸跪拜,也算略尽余尊老之心。”
有明一代,礼制甚严,就算宰臣也动不动要给君王跪拜,甚至有时还要一跪半天,因此郑克臧的这番可是了不得恩典,就算杨英再有意见,也不得不跟着其他几人一起再度谢恩着,当然这次是不用跪着了。
“营田、税务、仓库、宝泉、支度、警察、刑狱、盐铁、营缮、仪制、学校、审官、参军、军务、军器、军宪、通商、察言、承宣、审理,一共二十个司,其中余预先委了军宪司的司官、副司官,刚刚又授了杨卿、柯卿审理、察言二司,余下的十七个司该委何人,诸位大人可要替余拟个章程出来。”
郑克臧把一根大大的骨头抛了出来——十七司的司官、十九个副司官,以及倍数的主政官、大使、副使——这根骨头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摩拳擦掌,以至于早把裁撤承天府的一点不快抛到了脑后,但郑克臧却不会现在就议人事,少不得让他们回去准备一二,另外出于安抚冯锡范不让其狗急跳墙的目的也要给他留下一两个位子。
“臣等明白。”陈永华是在场的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因此领头回答着:“只是骤然改制,事务繁琐恐怕仓促之间不能全功,世孙还当保有耐心。”
“余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郑克臧当然清楚,分大饼是要打得头破血流的,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落实了。“余还要守孝二十六个月,希望届时能有卿等的好消息。”众人最怕的就是郑克臧年轻气盛急于求成,因此听到这个答复不由得长舒了口气。“当然其余可以缓行,但参政、参议、主书、中书等职不必如此繁琐吧。”
“这是自然。”洪磊急不可待的回答着。“请世孙放心,下月初臣一定交割完吏部事项。”
“这倒不必。”郑克臧笑了笑。“吏部也是要改制的,所以即便洪卿就任参议,这吏部暂时还要洪卿来兼管的。”洪磊更是心花怒放,但却没有想到这是郑克臧故意纵容的。“对了,郑卿,余想拜谒监国,还请卿尽快安排。”
郑克臧既然还希望用明室的虎皮那么与宁靖王朱术桂的会面就势在必行,当然在这之前应该一切都已经谈妥才是,对此郑斌自然是心领神会的:“请世孙放心,臣明日就谒见监国……”
第089章 动心
三月初三,这一天风和日丽,郑克臧在群臣的陪伴下来到承天府城内的监国府邸。在那座已经多年未曾启用过的银銮殿上,当着鲁王朱弘恒、益王朱怡镐、泸溪王朱慈爌等十余名明宗室的面,郑克臧先是冲着正中空缺的大明皇帝御座三叩九拜,随即又冲着御座下位落座的监国朱术桂行三叩三拜礼。
郑克臧的头刚刚磕完,朱术桂降阶搀扶,郑克臧辞而不受,如是再三,才佥身起立捧笏板具奏:“臣漳长孙赐姓钦启奏监国:先父不幸离世,遂使光复大业中断,臣虽年幼,然自幼蒙先父教导,愿克承父祖遗志恢复汉家衣冠、肃清神州妖氛、为大明江山再造天地,此诚臣之夙愿,还望监国恩准。”
一番是冠冕堂皇的话让六十多岁的朱术桂频频点头,虽然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朱术桂明白有着东宁百官拥戴的郑克臧完全可以自说自话的撇开连橡皮图章都算不上的自己,眼下这一幕已经算得上恭谨之至了。
“卿三代忠诚王事,可谓忠贞至极,孤允了。”朱术桂声音宏亮的说道。“今日便授漳长孙招讨大将军之位,准予继承漳国公爵位。”明郑方面的臣下们一阵耸动,是公爵不是王爵,这朱术桂是什么意思,但却不知道这其实是郑克臧的主意。“漳长孙,听说卿在守制。”郑克臧应了一声是,朱术桂的语气愈发的高亢。“为国尽忠、在家称孝,好,甚好,如此,卿可先称招讨大将军世孙,待守制已满不必再行上奏,即可自行袭爵任事。”
“臣叩谢监国,”郑克臧再次一叩一拜,自然有人把准备好的大将军剑印、公爵袍服及印绶等递到郑克臧的手里,郑克臧转身将这些东西交给身后的郑省英等人,回过头来又再次进奏道。“臣祖赐姓讳成功,昔日曾蒙先帝厚爱封延平晋潮等王爵,然终命未曾有谥,臣斗胆,恳请监国赐下美谥。”
从周代开始中国就出现了根据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的生前作为在他们死后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的作法,称为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逸周书·谥法解》中对此记载为“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由此可见郑克臧的这番要求看起来是非常正常的。
“潮王誓师奋武,詟震三吴,又规复台湾保全宗室,乃有大功于明,追谥甚是应当。”朱术桂感叹了一句,随即应道。“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死卫社稷曰忠;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可谓武。”
潮忠武王,这就是朱术桂为郑成功拟的谥号,这就等于为郑成功的一生做了盖棺论定了,于是自郑克臧以下,明郑的所有官员一同拜下,山呼千岁以表谢恩。
等起身之后,郑克臧再一次请求道:“先父去国六载,奋战大陆,虽未有寸功,然也曾斩杀北虏都统将军以下十余万兵,解救数万百姓来台,臣叩请监国也能赐下谥号褒赏。”
“潮长子虽终身未能袭爵,”这一句又让诸多明郑官员出现了交头接耳的现象,但郑克臧只是转过身子向后冷冷的一瞥便压制住了殿内的骚动,不过郑克臧的威势对殿上诸多的明宗室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朱术桂更是联想到了什么,为了测试郑克臧对明室的真实态度,他不惜临时改变了当初跟郑斌的约定。“但报效之心未减,可追封南平郡王,至于谥号嘛,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
南平郡王却是郑克臧的要求,但“庄”可不是什么美谥,因为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执德不矜曰“庄”……所以殿内的声浪猛然见又大发了起来,郑克臧心中更是愤然,不过他还算能保持一线理智,所以强忍着不悦往地上一跪,再三顿首之后以诚恳的态度打断朱术桂即将出口的追赐。
“先父秉政治军虽有小暇,然瑕不掩瑜,毕竟先父是始终以光复大明江山为念的,还请监国明鉴。”
“潮长孙如此殷切,那就授靖字吧。”朱术桂听得出郑克臧恳切背后蕴藏的不满,但为了明室的未来,朱术桂最终只是部分妥协。“宽乐令终、恭巳鲜言、柔德安众可谓靖。”
尽管朱术桂已经退了一步了,但却没有达到郑克臧的心理预期,不过郑克臧既然来参拜明监国就是想表现出他是承命于正统的,自然不能表现出跋扈来,所以只能咬牙切齿的强忍了下来。不过这么一来,之前君臣和谐的一幕已经荡然无存了,郑克臧匆匆领着明郑群臣叩首谢恩之后便转身离去,以至于接下来的赐宴等节目被迫终止。
“真是欺人太甚!”回到安平城里,郑克臧当着办砸了差事的郑斌的面声色俱厉的责问道。“怎么回事,朱术桂痴心疯了吗?”郑斌唯唯诺诺不敢说话,郑克臧冷笑一声。“原本是想撑虎皮的,他朱术桂不识相,余也不介意换个人来坐他的位子。”
“世孙不可!”郑斌忙劝道。“先王在世虽对明室并无尊重,但好歹还过得去,若是今日世孙一怒而罢黜监国,传将出去外人少不得说本藩飞扬跋扈目无人君而且清虏必然会借机大肆宣扬,对本藩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