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 第491节
这位比丘身侧的另一位比丘察觉到同伴的动静,先回头看了身侧的同伴一眼,然后又循着这位同伴的目光望向净涪佛身那边,边看他边与同伴问道:“阿难,你在看的什么呢?”
阿难尊者收回目光,笑言道:“看一个后辈呢。”
那位比丘看了看这位身光净如明镜、五官端正的比丘,又回头看了看坐在最末的那位青年比丘,问道:“他竟入得了你的眼?”
阿难尊者摇了摇头,“什么入得了入不了眼,这位比丘你也知道,何至于这般说话?”
那位比丘笑着摇了摇头,倒很坦然地答道:“确实是我说错话了。”
“说起来,”他顿了一顿,带着点叹息道,“他们那个小世界真也挺为难的。”
阿难尊者点了点头,也道:“确实。”
“那童子颇有些手段,且看他的样子,是非要得个结果不可了。”
旁边另一位比丘听见,也转了头过来,搭话道:“但看他那个样子,怕真让他回去,娑婆世界也难以安稳啊。”
“所以……”阿难尊者问那个搭话的比丘,“师兄你也是觉得不能让他回去?”
那比丘摊手,反问道:“你觉得我们这一圈子人里,有几个能赞同他回归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也是他们的故乡,虽然他们的故国和那童子的故国不是一个国度,但他们的徒子徒孙里也有不少人是来自那个中原古国的,甚至就当前而言,阿难他们一脉还在那国家里多有传承,若真让那童子回归娑婆世界,原本就已经处在末法时代的蓝星怕不能承受得住那童子的折腾……
阿难尊者了然地点了点头。
他们这一圈比丘、大比丘趁着世尊开始说法的这一段小小空白时间里闲话,虽然确实没有特意提高声量,但也没有着意压制声音,可偏偏,原本是能听个仔细明白的净涪佛身却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别说是只言片语了,哪怕他睁开眼睛来,再着意去细看,只要这些比丘、大比丘们没有谁着意要让他看见,他就什么都看不见听不着。
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粗暴。
这就是巨大实力鸿沟带出来的天然差距。
净涪佛身对自己在这一个树园里的诸位比丘、大比丘们的定位倒确实很精准,精准到没有一丝错漏。
然则因为这会儿净涪佛身还在调整心神,世尊也似乎还没有开讲的打算,阿难等几位比丘于是就很自然地继续着他们的话题。
而这会儿,话题已经自然发展到了若是真让净涪佛身听见,会让他心神再度掀起波澜的那一个问题上了。
也是若净涪佛身真能与这些比丘、大比丘对话,他最想从他们那边得到答案的问题。
“倘若景浩界那边情况真的到了绝境,而净涪或者是那些从景浩界进入佛国的各位罗汉、金刚往佛国求助,他们会有多少人愿意出手?”
毕竟说到底,那位童子就是从娑婆世界里出来的,如今这样千般万般折腾,为的也是要回归娑婆世界。
这样计算下来,景浩界那边的劫难,多多少少都和他们娑婆世界有些因缘牵扯,若景浩界那边真找上门来求助,他们总也得给人一个交代不是?
不过这边的这一个话题也才刚刚提起,每一位比丘、大比丘的答案一时半会儿还只在他们自己的心里,那边的世尊便睁开了眼睛,往下方扫视了一眼。
各位比丘、大比丘俱各心中有感,齐齐坐直了身体。也有几位离净涪佛身的位置近的,悄然无息地往他那边扫了一眼。
果然就见那端坐在他自己位置上的年轻比丘已经平稳了气息,正慢慢地睁开眼睛来。
净涪佛身真不知道方才那一小会儿树园里的这些比丘、大比丘们都干的什么说的什么,他只按着他自己的习惯,抬首望向上方的世尊。
世尊稳坐上首,双眼一垂,便开始说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遍经文说完,净涪佛身所能听见的,还如往常一样,只有他手头上握有的那十一片贝叶所记载着的经文。
而也是这个时候,景浩界中远远站定在净涪佛身对面,始终无法将自己的目光从那位先生手上拿着的那一片升腾着金色光芒的纸页上挪开的女童,看见了在那一片纸页上一个个勾勒成形的文字。
她这个年纪,这个家境,是不可能识字的,但这会儿,女童却赫然发现,她知道那些文字都是个什么发音。
她认得这些字。
几乎是下意识一样的,女童张口便将那些文字一个个地读出来。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女童读得很慢,却很流利,哪怕她只能读而根本不通义。
更别说要去体悟这一段经文中所阐述的佛理了。
不单单是她,净涪佛身这会儿也还为了这一段经义中参悟所得的一点皮毛而深陷定境中。
世尊在上首见得,全不着急,还自回过头去,从最初的那一段经义说起,又给下首的一众比丘、大比丘们再讲了一遍。
即便一众比丘、大比丘听这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已经听了很多遍,也没谁真就觉得这厌倦,还在座下认真听着,仔细品味体悟世尊话中的禅意,查看经义中指引的道。
事实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堪称微言大义,内中阐述的道更是处在既可说亦不可说中。
哪怕这些听经的比丘、大比丘早在娑婆世界时候就已经有缘得听这一篇真经,且自己还每日里诵读体悟,勤修不辍,也没有那个能耐拍着胸脯说自己尽悟此经。
树园里这些非同寻常的比丘、大比丘们尚且如此,净涪佛身自然就更加了。
何况,这会儿的净涪佛身确实只从经义里体悟到了丁点皮毛。
而哪怕是这点皮毛,净涪佛身都不敢明言真假。
能在这会儿再听世尊说经,净涪佛身求之不得,如何还会嫌弃。况且这个时候的净涪佛身,甚至都还没能抽出心神来想这些呢。
净涪佛身连上首世尊这一回到底讲了多少次佛经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心头全是一段段的经文,都是一点点经义。
经文循环来回,但他从这些经文里体悟得的经义却很零散,根本不成篇章,更遑论其他了。
所以当净涪佛身察觉到自己脱出了那祗树给孤独园之后,什么都没想,转身就又入了定境,抓了其中一点体悟出来的经义在手,潜心参悟。
第550章 莫家小鱼
净涪佛身这一参悟,便彻底陷入定境里去了,一直未曾醒转。
与他一般状态的,还有同样受到他影响的本尊。
毕竟佛身潜心参悟贝叶经义,若一直无所得,那基本也就和魔身现在的状态一样而已,他自己愁困他自己的,对本尊与佛身别无影响。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佛身于这一段经义上的参悟虽还只是零碎,但确实一直都有所收获,且偶尔还有一点灵光乍闪,帮助他整理、填充自己的修为和根基。
所以佛身这会儿的参悟确实相对他往常修行颇显艰难,但却又不是被一直锁困在原地,除却些许零碎所得之外别无进展。
他始终在前行。
也正因为佛身始终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义中点点深入,所以净涪本尊连带着此刻无边暗土世界那边始终为小轮回烦扰的魔身都为他这边心境、境界提升而渐渐在他们自己的道途上碰撞出了些灵感。
灵感自来最是难得,却又让人梦寐以求,奉之如若至宝。
说不出是什么时候,正在体悟这一段经义的佛身在冥冥中感连其他十段经文,下意识地就将这十一段经文串联连结起来。
这十一段经文相较于一整部三十二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确实还多有欠缺,但这样粗粗算下来,这十一段经文却已经占据了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三成。
三成的经文,且内中多有关窍部分,所以即便参悟起来还很是艰难,但在佛身的坚持下,到底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空。
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后那一段经文中所记载的世尊所作偈语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既然有为法是空,那他们佛门子弟,该求的是什么?
佛门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正等正觉。但又如第七品中的《无得无说分》所言,“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为顺应种种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情况的生人,从不同角度做出种种不同参数,教令开悟,破迷发现的,都是不可取不可说的无上正等正觉。
也就是说,一切法皆虚,皆空,修行真正关键所在,其实还是开悟。
而唯有开悟,破开尘世迷障,才能证就无上正等正觉。
一朝明悟前行关窍,佛身心头涌起一阵大欢喜。
纵是定中,他也还是双手合掌,露出了一个畅快至极的笑容。
哪怕此刻他还并不知道该怎么开悟,他也欢喜。因为单只是这一场明悟,便为妙音寺一脉真正地立下了根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现世,确实代表了妙音寺真正脱离天静寺一脉的开始,但也是一直到了这会儿,妙音寺才能算是立下属于自己的根基。
这对于妙音寺一脉而言,该是这段时间以来唯一的一条好消息了。虽然因为景浩界局势危微,目下佛门各支脉全都和天静寺那边达成和平共识,立下自己根基这一点对于妙音寺而言,已经被放置到了既重要也不重要的位置了。
不过佛身这时候也没多在意这些就是了。
他从定境中出来之后,也没立时离开识海世界,而是先转头去看了净涪本尊。
因着佛身的那一层明悟,本尊这边也颇有一番体悟。
佛身看过本尊情况,也没打扰他,只是笑得一笑,便又调转了目光去看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的魔身。
魔身这时候似乎也有所得,虽还没从定境中出来,但面上显露出来的那一点点放松也已经表明了他这时候的状态。
佛身查看过净涪本尊和魔身的状态之后,合掌低唱了一声佛后,才退出了识海世界。
出得识海,佛身掐指一算,须臾便有了答案。
原来距离他回归识海的那一日已经过去了四月有余。
四月时间,这渔村里靠着的那一片湖最大的收获季节早已经过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女童家里除了几个当家的男丁每日还驾着船捕鱼之外,妇女们都已经从船上下来,帮忙拾掇家里的活计了。
不过虽然家里干活的人多了,可活计也多,所以女童也不比先前空闲多少,还是一样的在家里忙来忙去,少有能够玩耍的时候。
阿难尊者收回目光,笑言道:“看一个后辈呢。”
那位比丘看了看这位身光净如明镜、五官端正的比丘,又回头看了看坐在最末的那位青年比丘,问道:“他竟入得了你的眼?”
阿难尊者摇了摇头,“什么入得了入不了眼,这位比丘你也知道,何至于这般说话?”
那位比丘笑着摇了摇头,倒很坦然地答道:“确实是我说错话了。”
“说起来,”他顿了一顿,带着点叹息道,“他们那个小世界真也挺为难的。”
阿难尊者点了点头,也道:“确实。”
“那童子颇有些手段,且看他的样子,是非要得个结果不可了。”
旁边另一位比丘听见,也转了头过来,搭话道:“但看他那个样子,怕真让他回去,娑婆世界也难以安稳啊。”
“所以……”阿难尊者问那个搭话的比丘,“师兄你也是觉得不能让他回去?”
那比丘摊手,反问道:“你觉得我们这一圈子人里,有几个能赞同他回归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也是他们的故乡,虽然他们的故国和那童子的故国不是一个国度,但他们的徒子徒孙里也有不少人是来自那个中原古国的,甚至就当前而言,阿难他们一脉还在那国家里多有传承,若真让那童子回归娑婆世界,原本就已经处在末法时代的蓝星怕不能承受得住那童子的折腾……
阿难尊者了然地点了点头。
他们这一圈比丘、大比丘趁着世尊开始说法的这一段小小空白时间里闲话,虽然确实没有特意提高声量,但也没有着意压制声音,可偏偏,原本是能听个仔细明白的净涪佛身却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别说是只言片语了,哪怕他睁开眼睛来,再着意去细看,只要这些比丘、大比丘们没有谁着意要让他看见,他就什么都看不见听不着。
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粗暴。
这就是巨大实力鸿沟带出来的天然差距。
净涪佛身对自己在这一个树园里的诸位比丘、大比丘们的定位倒确实很精准,精准到没有一丝错漏。
然则因为这会儿净涪佛身还在调整心神,世尊也似乎还没有开讲的打算,阿难等几位比丘于是就很自然地继续着他们的话题。
而这会儿,话题已经自然发展到了若是真让净涪佛身听见,会让他心神再度掀起波澜的那一个问题上了。
也是若净涪佛身真能与这些比丘、大比丘对话,他最想从他们那边得到答案的问题。
“倘若景浩界那边情况真的到了绝境,而净涪或者是那些从景浩界进入佛国的各位罗汉、金刚往佛国求助,他们会有多少人愿意出手?”
毕竟说到底,那位童子就是从娑婆世界里出来的,如今这样千般万般折腾,为的也是要回归娑婆世界。
这样计算下来,景浩界那边的劫难,多多少少都和他们娑婆世界有些因缘牵扯,若景浩界那边真找上门来求助,他们总也得给人一个交代不是?
不过这边的这一个话题也才刚刚提起,每一位比丘、大比丘的答案一时半会儿还只在他们自己的心里,那边的世尊便睁开了眼睛,往下方扫视了一眼。
各位比丘、大比丘俱各心中有感,齐齐坐直了身体。也有几位离净涪佛身的位置近的,悄然无息地往他那边扫了一眼。
果然就见那端坐在他自己位置上的年轻比丘已经平稳了气息,正慢慢地睁开眼睛来。
净涪佛身真不知道方才那一小会儿树园里的这些比丘、大比丘们都干的什么说的什么,他只按着他自己的习惯,抬首望向上方的世尊。
世尊稳坐上首,双眼一垂,便开始说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遍经文说完,净涪佛身所能听见的,还如往常一样,只有他手头上握有的那十一片贝叶所记载着的经文。
而也是这个时候,景浩界中远远站定在净涪佛身对面,始终无法将自己的目光从那位先生手上拿着的那一片升腾着金色光芒的纸页上挪开的女童,看见了在那一片纸页上一个个勾勒成形的文字。
她这个年纪,这个家境,是不可能识字的,但这会儿,女童却赫然发现,她知道那些文字都是个什么发音。
她认得这些字。
几乎是下意识一样的,女童张口便将那些文字一个个地读出来。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女童读得很慢,却很流利,哪怕她只能读而根本不通义。
更别说要去体悟这一段经文中所阐述的佛理了。
不单单是她,净涪佛身这会儿也还为了这一段经义中参悟所得的一点皮毛而深陷定境中。
世尊在上首见得,全不着急,还自回过头去,从最初的那一段经义说起,又给下首的一众比丘、大比丘们再讲了一遍。
即便一众比丘、大比丘听这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已经听了很多遍,也没谁真就觉得这厌倦,还在座下认真听着,仔细品味体悟世尊话中的禅意,查看经义中指引的道。
事实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堪称微言大义,内中阐述的道更是处在既可说亦不可说中。
哪怕这些听经的比丘、大比丘早在娑婆世界时候就已经有缘得听这一篇真经,且自己还每日里诵读体悟,勤修不辍,也没有那个能耐拍着胸脯说自己尽悟此经。
树园里这些非同寻常的比丘、大比丘们尚且如此,净涪佛身自然就更加了。
何况,这会儿的净涪佛身确实只从经义里体悟到了丁点皮毛。
而哪怕是这点皮毛,净涪佛身都不敢明言真假。
能在这会儿再听世尊说经,净涪佛身求之不得,如何还会嫌弃。况且这个时候的净涪佛身,甚至都还没能抽出心神来想这些呢。
净涪佛身连上首世尊这一回到底讲了多少次佛经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心头全是一段段的经文,都是一点点经义。
经文循环来回,但他从这些经文里体悟得的经义却很零散,根本不成篇章,更遑论其他了。
所以当净涪佛身察觉到自己脱出了那祗树给孤独园之后,什么都没想,转身就又入了定境,抓了其中一点体悟出来的经义在手,潜心参悟。
第550章 莫家小鱼
净涪佛身这一参悟,便彻底陷入定境里去了,一直未曾醒转。
与他一般状态的,还有同样受到他影响的本尊。
毕竟佛身潜心参悟贝叶经义,若一直无所得,那基本也就和魔身现在的状态一样而已,他自己愁困他自己的,对本尊与佛身别无影响。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佛身于这一段经义上的参悟虽还只是零碎,但确实一直都有所收获,且偶尔还有一点灵光乍闪,帮助他整理、填充自己的修为和根基。
所以佛身这会儿的参悟确实相对他往常修行颇显艰难,但却又不是被一直锁困在原地,除却些许零碎所得之外别无进展。
他始终在前行。
也正因为佛身始终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义中点点深入,所以净涪本尊连带着此刻无边暗土世界那边始终为小轮回烦扰的魔身都为他这边心境、境界提升而渐渐在他们自己的道途上碰撞出了些灵感。
灵感自来最是难得,却又让人梦寐以求,奉之如若至宝。
说不出是什么时候,正在体悟这一段经义的佛身在冥冥中感连其他十段经文,下意识地就将这十一段经文串联连结起来。
这十一段经文相较于一整部三十二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确实还多有欠缺,但这样粗粗算下来,这十一段经文却已经占据了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三成。
三成的经文,且内中多有关窍部分,所以即便参悟起来还很是艰难,但在佛身的坚持下,到底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空。
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后那一段经文中所记载的世尊所作偈语一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既然有为法是空,那他们佛门子弟,该求的是什么?
佛门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正等正觉。但又如第七品中的《无得无说分》所言,“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为顺应种种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情况的生人,从不同角度做出种种不同参数,教令开悟,破迷发现的,都是不可取不可说的无上正等正觉。
也就是说,一切法皆虚,皆空,修行真正关键所在,其实还是开悟。
而唯有开悟,破开尘世迷障,才能证就无上正等正觉。
一朝明悟前行关窍,佛身心头涌起一阵大欢喜。
纵是定中,他也还是双手合掌,露出了一个畅快至极的笑容。
哪怕此刻他还并不知道该怎么开悟,他也欢喜。因为单只是这一场明悟,便为妙音寺一脉真正地立下了根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现世,确实代表了妙音寺真正脱离天静寺一脉的开始,但也是一直到了这会儿,妙音寺才能算是立下属于自己的根基。
这对于妙音寺一脉而言,该是这段时间以来唯一的一条好消息了。虽然因为景浩界局势危微,目下佛门各支脉全都和天静寺那边达成和平共识,立下自己根基这一点对于妙音寺而言,已经被放置到了既重要也不重要的位置了。
不过佛身这时候也没多在意这些就是了。
他从定境中出来之后,也没立时离开识海世界,而是先转头去看了净涪本尊。
因着佛身的那一层明悟,本尊这边也颇有一番体悟。
佛身看过本尊情况,也没打扰他,只是笑得一笑,便又调转了目光去看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的魔身。
魔身这时候似乎也有所得,虽还没从定境中出来,但面上显露出来的那一点点放松也已经表明了他这时候的状态。
佛身查看过净涪本尊和魔身的状态之后,合掌低唱了一声佛后,才退出了识海世界。
出得识海,佛身掐指一算,须臾便有了答案。
原来距离他回归识海的那一日已经过去了四月有余。
四月时间,这渔村里靠着的那一片湖最大的收获季节早已经过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女童家里除了几个当家的男丁每日还驾着船捕鱼之外,妇女们都已经从船上下来,帮忙拾掇家里的活计了。
不过虽然家里干活的人多了,可活计也多,所以女童也不比先前空闲多少,还是一样的在家里忙来忙去,少有能够玩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