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第2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然是提前打听过了,我们南北杂货那么多活计,要打听着点消息还不是轻而易举,凡事都要提早做些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说完这一番话,罗四娘便觉得自己现在脾气真是好多了,多去白家蹭课果然还是很有用的,那些书本上的内容就算一时用不上,那也很能修身养性。
  “阿姊。”
  “作甚?”
  “你看那边有个卖糕的,那牌子上写着呢,洛阳来的,牡丹花糕。”
  “……”
  罗四娘转头就走。
  “阿姊……”七娘连忙跟了上去,口里还嘟囔着什么牡丹花糕。
  “……”四娘给了她一个眼神,让她自己体会。
  “还是去买布吧。”七娘嘴里咕哝一声,然后就安安静静当起了跟班。
  不能怪她怂,罗四娘是谁啊,长安城那些平日里挺厉害的小娘子们,看见她都要绕道走的。
  听闻长安城中有几个小娘子原本也是挺中意她们兄长罗用的人品,奈何这小姑子太厉害,想想便都放弃了。
  “阿嚏!”传闻因为自家妹子太厉害而惨遭长安小娘子们抛弃的罗某人,这时候正在陇西的墙头上吹着冷风。
  前两日常乐县中来了一群高昌商贾,都是来买酒买针的,还给罗永带来了一个消息,言是他们这些人离开高昌那一日,刚好有一个大食商队抵达高昌。
  他们之所以说这个,也不过就是向罗用感慨了一下那些大食商贾要钱不要命的精神,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罗用对这一件事却是相当的在意。
  “那大食商队可是带了昆仑奴?”罗用向他们打听。
  “并无。”那些高昌商贾言道。
  之后这几日,罗用有事没事便要登墙眺望,有人问他是不是在等阿普回来,他却说不是。
  从大唐到阿普他们的故乡,那么远的路途,再加上他们又不是熟悉商道的胡商,这一路上还不知道要遇到多少状况,多走多少弯路,一年时间打个来回,那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十一月初六这一日,罗用刚刚起床,县尉郭凤来便告诉他一个消息。
  ——大食人哈桑又来了,他们的商队昨天夜里抵达常乐县,虽然是在宵禁时间,但是他们的文书路引都没有问题,冬夜寒冷,郭凤来便让人把他们放了进来。
  后来他又那些差役说起哈桑等人去岁在常乐县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于是郭凤来这一大清早便把这件事报与罗用。
  “对这些大食人,可是要多加提防?”毕竟先前有过龃龉。
  “无碍,我这便去会一会他们。”罗用笑道。看他面上的神色,分明是很高兴的。
  第322章 交易
  罗用打算去见哈桑,刚走到县衙门口,就看到有两名大食人正在与看守县衙大门的差役说话。
  “可是哈桑商队的人?”罗用问他们。
  “正是。”这两名大食人也像汉人那般,向罗用拱手行礼。
  “我正好要去找他,一起过去吧。”罗用抬手示意他们带路。
  “县令这边请。”一名大食人言道。
  罗用正打算要走,县尉郭凤来匆匆从县衙里走出来:“不若我与县令同去?”
  “那你也来吧。”罗用爽快道。
  四人行到大街上,遇到迎面走来的乔俊林,乔俊林问他们这是要去哪里,罗用说去见哈桑,乔俊林便说要与他一道去。
  “如此,郭县尉便不去了吧,这两日常有高昌商贾往来常乐县中,这里里外外的事情,总是少不了郭县尉,我这边无甚大事,有乔大郎与我同行便可。”罗用转而对郭凤来说道。
  郭凤来略一迟疑,然后便向罗用抱了抱拳,退下了。
  罗用几人继续前行,郭凤来站在街角往他们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目光落在乔俊林腰间的那一把佩刀上面。
  乔俊林近日多在酒坊那边,时而出入常乐书院,鲜少出城,并非日日佩刀。
  今日竟又将这把大刀佩上了,不知是因为先前与那些大食人有过龃龉,所以这一次听闻他们到来,才会有所提防,还是他一早就已料到罗用这时候要去见哈桑,早早准备好了,特意在此等候。
  郭凤来这一次被派遣到常乐县,并非单单只是为了县尉一职,他还是上位者安排在罗用身边的眼线。
  这时候郭凤来难免就要想一想,罗用与乔俊林二人,是否与那大食商贾哈桑有过什么外人不知道的约定,所以他们的这一次见面,才不能让郭凤来同行。
  郭凤来这么想倒也没错,其实上一次罗用与哈桑等人会谈的时候,其中有一小部分内容,是罗用与哈桑二人单独进行的。
  罗用这些时日等的人,正是哈桑,他在等哈桑从阿拉伯半岛那边给他带一样东西过来。
  “我要的物什你可带来了?”见到哈桑以后,双方这才刚刚落座,罗用便问哈桑道。
  “可是此物?”哈桑从怀中取出几个白色棉球放在炕桌上。
  罗用拿起一个棉球,用手指轻轻捻了捻,然后双手将其剥开,取出那里面几个毛茸茸的棉籽。
  ——没错,这就是棉花了。
  “总共有多少?”罗用问他。
  “……”哈桑看了他身边的随从一眼,那名高壮的大食人很快出了屋子,不多时,他便提着一个袋子进来了,身后还跟了几个人,个个肩上都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
  “可是够了?”哈桑问罗用道。
  “我要先验货。”罗用说。
  “你验吧。”哈桑示意这些人把麻袋打开,让罗用细细查看。
  总共是六袋带棉籽的棉球,另外还有一袋约莫十来斤重的棉籽。
  罗用看过了,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从袖子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麻纸,递与哈桑。
  “此法可行?”哈桑看过纸张上的内容,问罗用道。
  “足下尽可一试,若是遇着什么问题,再来寻我便是。”罗用笑道。
  从哈桑他们投宿的客舍出来,罗用招来几名差役,让他们把那些棉花棉籽搬回县衙,然后又令人从酒坊那边送了一些白酒过来。
  约莫十来日以后,哈桑过来与罗用辞行,然后他们这一行人也顾不上冬日寒冷,顶风冒雪便往高昌国那边去了。
  从高昌国去往大食,虽然要绕些远路,倒是好在不用穿越沙漠,相对安全一些。
  他们在离开的时候,从县里的酒坊买了一些白酒,又尽可能多地买了一些针,二三十人组成的一个商队,便只有十来头骆驼背上驮了货物,如此,也算是轻装简行了。
  这些大食人坐在骆驼背上,时不时就要往身后看一眼,面露担忧之色。
  “哈桑,你说那些汉人会不会追来?”有人忍不住问哈桑道。
  他们用棉花棉籽从这个中原来的年轻人那里换得了做罐头的方法,这种方法他们这几天已经试验了,确实可行。
  关于做罐头需要用到的杜仲胶,他们之前就从汉人商贾那里购买过不少,原本是打算用来做鞋底的,这在他们大食那边也算得上是奢侈品了,现在他们只需要将一部分做鞋底用的杜仲胶挪作罐头之用,然后再让那些大小商队不断从东方购买杜仲胶回去就可以了。
  那个叫罗用的县令交给他们的方子确实是可行的,但是他们给对方的棉花呢?
  当然他们并没有在那些棉花棉籽上面动手脚,但是这种东西产量并不高,而且以大唐的气候情况,大概也只适合在河西一带种植,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棉花的加工特别麻烦,光是剥棉籽这个过程就十分地耗费劳动力,一名妇女辛勤劳动一整天,也只能剥出小小的一捧棉花。
  所以棉布这个东西相当昂贵,比麻布昂贵,又不如丝绸华美,他们实在很难想象,那常乐县令要这个东西能有什么用,或许他也只是听闻了那些往来商贾的只言片语,便以为棉花是个非常好的东西,就像他们大食那边一些人因为没有见过世面,常常也会将别国出产的一些原本并不值钱的东西当做珍宝。
  而且还有一件事,他们谁也没有对罗用说起,那就是在距离常乐县不算太远的一个商道旁边的小国,就有人种植棉花。
  他们这些大食人认识这个物种,所以之前在行商路上见到的时候,便觉有些亲切,其他人若是不认识的话,也许并不会留意到。
  “放心吧,他不会追来的。”哈桑骑在骆驼上,哈哈笑道。
  能够得到这个做罐头的方子,他感到很高兴,等他们回到大食国以后便可以进行生产了。
  “但是那棉花……”他们还是对自己国家出产的棉花没有什么信心。
  “既然是他自己提出的交换条件,就算吃亏,他也只能认了。”哈桑笑着说道。
  再说他给予罗用的,可不止是那些棉花和棉籽,先前那几个昆仑奴,若是没有自己给他的羊皮纸,根本不可能活着穿过大食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在拥有那张羊皮纸的情况下,他们究竟能不能活下来,那就要看天意了。要知道哈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冒着得罪那些奴隶贩子的危险的,所以在这一次的交易过程中,他并不认为自己占了罗用很大的便宜,只不过他的这些手下似乎并不这么想。
  得到这个制作罐头的方法,不仅能够长时间地保存食物,还是保持它们鲜嫩如初的口感,这对于他们大食国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的国家缺少水源,食物是很珍贵的,尤其是在物产匮乏的季节里。
  如果不通过罗用这里,他们便只好到凉州城甚至是更远的长安城去想办法,过程也许并不会很顺利,他们可能要为此花费两年三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到时候也许别的大食商贾会赶在他们前面取得这种方法,这样一来,哈桑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这一刻,哈桑坐在骆驼背上,随着骆驼的行走一下一下地颠簸着身体,他的目光凝视远方,在心里设想着自己回国以后要做的事情,以及他们有可能要面临的各种情况。
  若无意外,他很快就会成为大食国的第一个罐头生产商,而不再只是一个行走于各国之间的行商。
  哈桑很清楚这个罐头方子对于一个大食商贾的价值,同样的,罗用也很清楚他们带来的这种棉花对于河西地区的价值。
  棉花有很多个品种,哈桑他们带来的这种棉花,叫做非洲棉,植株矮小产量较低,绒毛质量也不算很好,并且棉籽不好剥离。
  若是没有工具辅助,光是剥棉籽都能把人剥傻咯,历史上的白叠布之所以价值高昂,其中很可能就有这个原因。
  然而这种非洲棉也有一些优点,那就是耐旱耐盐碱,尤其适宜在河西一带种植。
  原本河西百姓为了每年的税收,便要在地里种麻,麻的种植对于水源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像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能种麻的田地就不多,能种麻的基本上也能种粮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罗用对于这些棉花棉籽真是爱不释手,一天恨不得要看上几百次,于是他便用一个陶盘装了一盘棉花放在桌案上,时不时看上两眼,心中很是满足。
  “你说如何才能将此物推广种植呢?”这一天,罗用问乔俊林道。
  农户们也很不容易,勤勤恳恳忙碌一整年,一旦出点什么差池,这一年很可能就要白干了,尝试种植一个新的物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要冒着巨大风险的。
  “高价诱之。”乔俊林言简意赅。罗用不是有钱嘛,这些个事情,只要有钱那就好办多了。
  “也是。”罗用笑道,虽然有点简单粗暴,但是大约也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方法了。
  “你怎知那大食国能有此物?”乔俊林这时候问罗用道。
  罗用顿了顿,回答说:“那些粟特人胡商告诉我的。”
  当初罗用向几个见多识广的粟特人询问棉花此物的时候,他们确实提到过大食人。
  然而真正促使罗用与哈桑提出这个交易的,却是他在一份资料上看到的这样一句话:“……棉花的原厂地是印度和阿拉伯。”
  后世的阿拉伯,正是眼下的大食国。
  第323章 胡商到来
  罗用知道阿拉伯是棉花的原产地之一,于是他向哈桑提出了用自己手头上现有的资源与他换取棉花种子的交易。

章节目录